韦朝晖:新能源车等中国—东盟跨境产供链取得长足进步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10
  • 来源:加密货币交易资讯

  中新网南宁3月2日电 题:韦朝晖:新能源车等中国—东盟跨境产供链取得长足进步

  作者 黄令妍

  “近年来中国—东盟跨境产供链构建取得长足进步,以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产业链条加快涌现,双向互济的经贸联动日益紧密。”全国政协常委、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近日受访时称。

全国政协常委、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在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受访。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供图

  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,长期关注中国—东盟贸易投资便利化及跨境产供链构建的韦朝晖,前往中越边境广西友谊关口岸调研。她介绍,在调研中看到,落地广西凭祥产业园区的粤桂协作项目晶优电子,正是看中友谊关口岸物流便利,其生产的高精度晶体振荡器,可快速送达越南,为富士康等诸多企业提供生产配套。在建的龙马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,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底盘、制动钳总成等产品,将成为在东南亚投资的比亚迪、沃尔沃等车企的零配件。

  在跨境产供链建设中,中国面向东盟的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。韦朝晖介绍,广西东兴市建成中国首个面向东盟的数字人民币使用体验中心,越南入境人员可享受外币兑换、数字人民币、扫码支付、开户引导等多种金融便利服务。东盟国家标准化合作交流中心揭牌,推动应对气候变化、数字经济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标准合作,帮助上汽通用五菱推动充电桩标准进入印尼标准法规体系,并将小型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、质量管理等标准同步引入印尼。

  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升级议定书即将签署。在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发挥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示范作用的提案中,韦朝晖提出加快建设中越友谊关—友谊智慧口岸。

  中越友谊关—友谊智慧口岸是中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,旨在实现24小时“不打烊”,促进中国和东盟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。韦朝晖介绍,根据相关部门评估,口岸建成后,日均通关车辆将从原来每天1150辆提升到近4000辆。“以100吨榴莲(约5个20尺标准货柜)为例,通关时间将从原来的4小时减少到10分钟,鲜果损坏率降低10%,物流成本由2500元人民币/柜下降至1600元人民币/柜。”她举例称。

  调研发现,在智慧口岸建设进度上,中方项目已基本建成,越方项目已获批准但尚未开工。在规则标准互认方面,中国无人驾驶货运车在港口物流、半封闭或封闭的工业园等场景中已试点运营,越南则要求车辆必须有驾驶员。韦朝晖表示,口岸建设仍有不少专业细节需双方加强沟通磋商。

  韦朝晖同时任中国—东盟博览会(以下简称东博会)秘书处秘书长,她指出,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,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已举办21届的东博会功不可没。2024年双边贸易额9823.4亿美元,突破万亿美元指日可待,东博会将充分释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效应,促进贸易畅通,培育新增长点,进一步做大中国—东盟贸易“蛋糕”。

  “突出人工智能主题是今年第22届东博会最大亮点。我们将首次设置AI专馆,展示AI前沿技术、行业应用、智能终端。同时,以AI大模型赋能办会全过程,全面提升平台能效。”韦朝晖介绍,东博会还将首设新质生产力专馆、新设蓝色经济展区等,助力中国—东盟创新合作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外贸订单UP!巨型风电扇叶、钢制家具等加速“出海”

猜你喜欢

今年一季度浙江义乌GDP同比增长7.5%

中新网义乌4月23日电(董易鑫)4月23日,浙江义乌官方公布一组数据:根据地区生产总值(GDP)统一核算结果,今年一季度义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.9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

2025-04-23

中国光谷加速迈向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

中新网武汉4月23日电(卢琪曾宪雯)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23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(又称“中国光谷”)开幕,作为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的行业盛

2025-04-23

天津港新能源充电设施运行成效显著 一季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

中新网天津4月23日电(记者王君妍)记者23日从天津港集团获悉,今年一季度,天津港全港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总充电量创历史新高,达到近2400万度,同比增长近4倍。在天津港,新能源卡

2025-04-23

兰州城关区:布局“算力一张网”,拓低空经济等应用场景

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(记者闫姣)“改革进行时县区在落实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——兰州专场23日举行。兰州市城关区区长孙裕答记者问时提到,该区聚力打造算力产业,统筹布局“算力一张

2025-04-23

“招商系”四家深市上市公司举办集体业绩说明会

中新网深圳4月23日电(记者索有为)招商局集团携手旗下招商蛇口、招商港口、招商公路和招商积余等四家上市公司,23日以“创新驱动,创建一流”为主题举行该集团深市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

2025-04-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