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数据、传感器、拍片“体检” “科技+农业”深度融合 绘出田野好“丰”景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12
  • 来源:加密货币交易资讯

  央视网消息:今年,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。目前,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,在拔节孕穗。眼下,河南许昌的348万多亩小麦陆续返青,进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、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期。今年,当地运用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设备,精确计算麦田水肥需求,让春季田间管理更精准、高效。

  这是许昌禹州市顺店镇逍店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,多光谱无人机正进行巡田作业。它就相当于麦田的“医生”,通过光谱图为麦田开出药方,红色代表苗情较好,而绿色则代表苗情弱,需要特别关注。通过这些数据,工作人员就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块对水肥的需求量,因地制宜变量施肥,再结合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,可节约人工、施肥等综合成本约15%。这不仅有效降低了种粮户的成本,也避免过度施肥对土壤带来的影响。

  当然,光靠多光谱无人机还不够,农技人员还组成春管服务小分队走进田间,结合苗情长势,解答在田间管理时种植户们遇到的各种问题。

  河北邯郸:传感器装入耕地 智慧农业助力春管

  在河北邯郸馆陶县,冬小麦进入春季管理的关键期,相关部门运用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助力春耕春管。

  邯郸市馆陶县种粮大户闫风波今年种了1000亩冬小麦。这几天,借助智慧农业系统,他坐在办公室里,在手机上通过“馆陶农服”小程序就能直观看到田地里的情况,哪里需要浇水、浇多少水,病虫害的情况等等,对冬小麦的长势了如指掌。

  2024年开始,馆陶县在全县范围内安装智慧农业系统,组建了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。目前,全县32万亩耕地上安装了3600多套物联网传感器,可以常态化监测土壤湿度、温度、病虫害等信息。采集器汇总这些数据后,再发送至远程服务器,最终呈现在种植户手机终端的“馆陶农服”小程序上。

  借助智慧农业系统,种植户可以提前预防病虫害,合理安排灌溉、施肥等时间,精准灌溉较之前大水漫灌节水20%以上,有效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。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20余家泰国旅行商考察壮乡旅游资源 冀深化文旅合作

猜你喜欢

今年一季度浙江义乌GDP同比增长7.5%

中新网义乌4月23日电(董易鑫)4月23日,浙江义乌官方公布一组数据:根据地区生产总值(GDP)统一核算结果,今年一季度义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.9亿元,按可比价计算,同比增

2025-04-23

中国光谷加速迈向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创新中心

中新网武汉4月23日电(卢琪曾宪雯)2025九峰山论坛暨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博览会23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(又称“中国光谷”)开幕,作为国内化合物半导体领域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的行业盛

2025-04-23

天津港新能源充电设施运行成效显著 一季度充电量创历史新高

中新网天津4月23日电(记者王君妍)记者23日从天津港集团获悉,今年一季度,天津港全港新能源车辆充电桩总充电量创历史新高,达到近2400万度,同比增长近4倍。在天津港,新能源卡

2025-04-23

兰州城关区:布局“算力一张网”,拓低空经济等应用场景

中新网兰州4月23日电(记者闫姣)“改革进行时县区在落实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——兰州专场23日举行。兰州市城关区区长孙裕答记者问时提到,该区聚力打造算力产业,统筹布局“算力一张

2025-04-23

“招商系”四家深市上市公司举办集体业绩说明会

中新网深圳4月23日电(记者索有为)招商局集团携手旗下招商蛇口、招商港口、招商公路和招商积余等四家上市公司,23日以“创新驱动,创建一流”为主题举行该集团深市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

2025-04-23